不忘赤色初心,致敬雨花英烈
百年征程波瀾壯闊,英雄浩氣萬古長存!
9月30日,國家烈士紀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獻花籃儀式在北京隆重舉行。江海糧油黨委第一、第二黨支部部分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在江海黨群活動室觀看了現場直播。
會后,黨員及入黨積極分子代表來到雨花臺烈士陵園,同志們依次走到雨花臺烈士紀念碑前瞻仰并前往雨花臺烈士紀念館參觀學習。
自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至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22年間,數以萬計的中國共產黨人和愛國志士在雨花臺為國殉難、壯烈犧牲,留下了一個又一個可歌可泣的動人故事,時至今日依舊讓人不勝唏噓。
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調研期間說:“在雨花臺留下姓名的烈士就有1519名。他們的事跡展示了共產黨人的崇高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為民犧牲的大無畏精神。”這就是雨花英烈精神。
崇高的理想信念是雨花英烈精神之魂。先后領導過南昌起義和廣州起義的惲代英就義時年僅36歲,“我們吃盡了苦中苦,而我們的后一代則可享到福中福。為了我們最崇高的理想,我們是舍得付出代價的。”正是這種為實現革命理想拋頭顱、灑熱血的崇高信仰,造就了撐起共產黨人不屈身軀的鋼鐵脊梁,成為雨花英烈為了革命不怕犧牲、勇敢斗爭的堅強信念的力量之源,鑄成了雨花英烈精神之魂。
高尚的道德情操展示了雨花英烈精神之本。曾擔任中共華中第十地委社會部部長的任天石烈士被捕后寫信給黨組織鄭重申明:“我不會忘記黨的”“我始終會像信箋一樣潔白”。這樣的英勇事跡展現了雨花英烈潔身自好、不為利惑的高尚品格和對黨絕對忠誠的政治品德,從而鑄就了雨花英烈精神之本。
為民犧牲的大無畏精神是雨花英烈精神之色。1935年因叛徒出賣被捕的中共河南省委書記許包野,在獄中受盡敵人的酷刑始終沒有屈服,終因傷勢過重而犧牲。共產黨人面對敵人的屠刀,寧可站著死也不跪著生,這正是雨花英烈的革命意志和犧牲精神的最佳寫照。
值國慶72周年之際,江海黨委在烈士紀念日以多種形式緬懷革命先烈,弘揚雨花英烈精神,賡續紅色傳統,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同志用生命擔當黨的宏偉事業,必將激勵大家鼓起精氣神,為社會主義紅色中國的偉大復興,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夢想添磚加瓦!
- 上一條:學黨史、話糧話、增信心
- 下一條:沒有了